
8月21日下午,晋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2017年第三期道德讲堂。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:“学习苏武精神”,共分为开场提问、唱道德歌曲、观看《苏武牧羊》视频、谈感悟等四个环节。
“苏武牧羊”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(公元前100年)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,被扣留。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,欲使其投降;后将他迁到北海(今贝加尔湖)边牧羊,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。苏武历尽艰辛,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。至始元六年(前81年),方获释回汉。苏武去世后,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,彰显其节操。“苏武牧羊”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,不畏强权,忠贞不屈,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。
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观看了“苏武牧羊”的故事,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大家纷纷表示苏武的爱国情怀、诚信理念、忠勇品质,都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崇尚气节、忠贞爱国、坚守信念、不畏限险、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。他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,也成为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。在现代社会中,我们更需要弘扬苏武精神。因此,苏武精神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情感魅力,又具有丰富的现代人文理性思想,是我们思想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(供稿:晋城市地方志办公室) |